看到包裝就令人高潮~~櫻花國來的
對方給出來的規格是
彈簧高度:20公分
彈簧磅數:7KG
內徑65mm~~這日規內徑大了要處理一下
一般德/台規是60mm(原廠型就會更大)
拆箱後一看生鏽處
以會下雪的地方而言這樣二手件
這品項算~佳
跟原來車上隨意配對不知名的國產彈簧對比一下
20公分要短上不少~~這高度會不會裝好後太低了?
該不會路面過度起伏又出現輪胎輪拱打架
(所以先期安裝會先用上高度調整座)
不過按壓感覺硬度就真的大上許多~
估計原來/黑色的應該是5-5.5kg左右
斷掉過那組紅色在6kg左右
副駕駛邊~
駕駛座邊
這HKS突然成了名牌貨一般~當然要擺在看得到的顯眼處
德日兩大軸心國產品混和搭配
一開始安裝先用H&R的60mm內徑高度調整座(擔心車高會太低)
歸零情況下裝上後高度舉升為64公分/比原先的長彈簧還要高1公分~哇
後輪完工初始高度~~64公分~後輪這高度很滿意
理論上以彈簧壓縮後的反作用力道之大
要藉著車身晃動而把彈簧位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
不過事情處理態度就是這樣
既然有所疑慮那就針對疑慮處提出解決
後續考慮組裝時彈簧內徑較大有固定位差搖晃問題
找出手上一堆當時訂製的金屬座
剛好匹配出一組62mm內徑+橡膠座先裝在上座
本體高度與歸零後的H&R一樣高後輪降為64/63.5cm
下座部分因為之前的下座公差作的太好
變成拆卸時要用撞擊方式才有辦法拆下來
在車削為完成前~下座組裝暫時先放下
08/02
近半個月的行駛測試~
無出現任何因起伏路面時車身高度不足造成彈跳過軟
後輪穩定高度為左63右63.7
為了左右拉近高度
左側彈簧上下座各套上兩個3mm金屬墊圈~預計增高0.6mm
完工後測出高度63.5cm
組裝時因為彈簧內徑70墊座65直徑差距的問題
上座已經配對無問題再來就是處理下座問題
考慮是否會發生組裝彈簧時位移變成左右不在同一平行線上
08/05
找出架子裡面眾多尺寸規格的底座
丈量出看哪一個剛好還有餘裕空間可以進行切削
將外徑修改為70mm符合彈簧的內徑
彈簧是否會位移的問題解決~
08/12
剩下就看穩定後高度會增加/減少為多少
08/21
最後的車削與刪除配對方式之下
承座的底部高度1公分/固定彈簧位置高度一樣1公分
上座外徑65內徑60加上原車上的橡膠墊(只取中間圈)用以作為固定方式
下座外徑61內徑50套上原本後樑球頭直接卡住
左邊部分再加2片3mm墊片平衡車身高度
車身高度在穩定後測量出左63.5右63.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