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拖了近半年才搞定的材料
要說忙和懶都有啦
當然最主要還是有變更底座設計


這樣尺寸做出來的設計
可以一體適用無論是放在彈簧上面
或是單獨放在拖曳臂上當承座都可以使用


至於/ 這個斜一邊看似卡榫的座
則是為了垂直彈簧與拖曳臂之間角度
[彈簧高低調整座固定在拖曳臂上時後半部就會懸空]
所考慮出來的解決作法
厚度原則上車頭一邊為0車後的一邊為1cm
如果要認真計算這3cm的高度鐵定還是不足
只是如真的搞出3cm以上
那個彈簧高低調整是不是還鎖的住
就又是另一個很大的問題了
同樣另一個問題就是車身又會提高多少

固定球頭順道找兩個新一點的裝上去
原本的已經被固定螺絲鎖的坑坑洞洞了

要不換上平整一點的球頭
按照這次內徑車削公差
基本上是甭想套上角度座

固定高低可調座
裝上彈簧後彈簧與車身角度就會盡量拉到垂直
不會再受到角度問題擠壓形成弓狀弧度
後續裝好之後卻發現後輪拱距離居然是兩指幅
拉到現實行車狀況就是過伸縮縫時
右後輪會有輪胎與金屬的摩擦聲
也就是太高了而且也代表太硬了
幾思回想~拿掉卡榫角度座再拿掉高度調整座

然後把這裝回恢復原廠的橡膠墊座組合

上座一樣搭配裝上這一個彈簧座
後輪高度重回在63.5cm前輪舉升調高62.5cm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